对荷兰代尔夫特陶器的热情
中华陶瓷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以来,地处于东方的中国与欧洲的距离被极大地拉近,与欧洲各国间建立起更为直接的,在文化、科技、宗教等方面的联系和交流。明代景德镇地区的陶瓷业成为了世界瓷器的制造中心。16世纪海上交易的兴起给欧洲带来了精美的中国瓷器并掀起了一股中国青花瓷的热潮。享誉欧洲的荷兰代尔夫特陶器更是于17世纪在青花瓷的影响下诞生。由于明清交替之际的动乱,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青花瓷进口收到影响,转而开始进口日本彩瓷。一直到顺治五彩瓷进口到荷兰,人们才知道中国也出产彩瓷。
康熙五彩是在大明五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本质还是中国传统釉下彩与釉上彩的结合。珐琅彩瓷的烧制则是一种全新的制作方式。清宫画珐琅是由康熙在其执政后期受到欧洲画珐琅的启发而设立的。除了欣赏欧洲画珐琅的原因之外,康熙设立造办处,也是出于想研制出中国自己的画珐琅并与欧洲画珐琅一决高下的文化竞技决心。在康熙皇帝的亲自指导下,引进来自欧洲的相关材料和技术,于其晚期首创瓷胎画珐琅,并在雍正皇帝的努力下得到完善。由于造办处和景德镇御窑厂间各种人员的交替与技术的交流,景德镇的各窑厂也很快掌握了瓷胎画珐琅的技术并制作彩瓷出口欧洲。这一出口的彩瓷被成为粉彩。当这些粉彩瓷抵达荷兰时,又成了代尔夫特工匠们新一轮的灵感来源。
在清宫研制画珐琅的过程中,从欧洲引进的原料和技术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而来自欧洲的传教士们和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旨在追溯代尔夫特陶器对清宫研发珐琅彩瓷所产生的潜在贡献。详情请见我们的英文网站。
请浏览 delftmuseum.com
在过去数十年来,多代的Aronson家族成员成功把最罕有和最具特色的代尔夫特陶器收藏品带到买家手中。这些博物馆级数的收藏品价值连城,除了私人的收藏以外,也有不少在国际的公共馆藏之中。当这些身处各地的收藏品汇聚在一起展示,最能发挥其魅力。这个在数字世界上的模拟展览正正把世界最顶尖的收藏品展现在您的眼前。

发现
荷兰代尔夫特陶器
荷兰代尔夫特陶器在17和18世纪的欧洲陶瓷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代尔夫特城这个充满活力的锡釉陶器制作中心是两个时代潮流汇合的结果:意大利出产的马约利卡陶器以及由荷兰东印度公司从中国和日本进口的陶瓷产品。在玛丽皇后的影响之下,代尔夫特手绘陶器的潮流迅速地传遍了欧洲的精英阶层。基于其多姿多采的形状、巧夺天工的装饰和缤纷鲜艳的颜色,荷兰代尔夫特陶器成为不少欧洲陶瓷生产中心的模仿对象,他们争相加入成为代尔夫特风格的一员。
自1881年起,超过五代的Aronson家族成员与世界各地私人收藏家、博物馆和企业策展人分享对于
代尔夫特陶器的热诚。Aronson家族成员努力不懈地为客户服务,被委托搜罗最精美的代尔夫特陶器,深得客户的信赖。


请浏览 delftware.com
在这个关注代尔夫特陶器和受其影响人物的网站,我们分享最新信息和有趣资料,为爱好者和有兴趣人士服务。此外,您会得到世界各地展览代尔夫特陶器博物馆和有关代尔夫特陶器出版物的信息。我们诚邀您去浏览这个网站,希望您能大开眼界。